针刺八醪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流动力学、膀胱残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影响
中文标题 |
针刺八醪穴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流动力学、膀胱残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影响
|
---|---|
英文标题 |
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Baliao Point on Urodynamics,Bladder Residual Urine Volume and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i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
|
中文关键词 |
针刺;八醪穴;脊髓损伤;神经源性膀胱;尿流动力学
|
英文关键词 |
acupuncture;Baliao point;spinal cord injury;neurogenic bladder;urodynamics
|
作者 |
曹勇, 樊春燕
|
通讯作者 |
|
国家 |
|
工作单位省份 |
陕西省
|
工作单位省份_描述 |
|
工作单位 |
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
|
单位级别 |
三级医院
|
单位级别_描述 |
|
邮政编码 |
710043
|
NK
|
|
发表期刊 |
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
|
发表年 |
2019
|
发表卷 |
21
|
发表期 |
8
|
发表页 |
205-208
|
期刊级别 |
|
期刊级别_描述 |
|
影响因子 |
|
基金类型 |
|
基金类型_描述 |
|
基金名称 |
NK
|
语言 |
中文
|
语言_描述 |
|
文献附件 |
|
备注 |
|
临床问题 |
疾病状态
|
---|---|
临床问题_描述 |
|
疾病归类 |
多部位或其他损伤
|
疾病归类_描述 |
|
疾病名称 |
脊髓损伤,水平未特指【神经源性膀胱】
|
ICD-11 |
ND51.2
|
传统医学病证 |
|
主要结局 |
|
主要结局_描述 |
|
备注 |
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
|
是否多中心 |
|
---|---|
是否多中心_描述 |
|
试验注册 |
否
|
试验注册_描述 |
|
方案审批 |
否
|
方案审批_描述 |
|
受试者来源 |
三级医院
|
受试者来源_描述 |
|
入组时间(起) |
|
入组时间(止) |
|
样本量估算 |
否
|
样本量估算_描述 |
|
基线资料 |
两组人员病程、ASIA分级等一般资料可比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|
西医诊断 |
《NB诊断指南》
NK
|
中医诊断 |
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
NK
|
纳入标准 |
1)根据《NB诊断指南》中NB诊断标准及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中癃闭诊断标准确诊为NB患者,已拔除留置导尿管;(2)有明确脊柱外伤或手术史者,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脊髓损伤患者,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病情稳定且已过脊髓休克期;(3)患者入组前未进行其他相关治疗;(4)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|
排除标准 |
(1)意识障碍、语言不利、针刺部位皮肤感染,无法接受针刺治疗者;(2)尿路感染或其他严重感染患者;(3)合并糖尿病、肿瘤患者;(4)其他因素导致NB患者;(5)不符合间歇导尿条件患者;(6)严重肾积水、肾结石等肾脏疾病患者;(7)利尿剂、脱水剂服用史者;(8)凝血功能障碍者;(9)马尾或圆锥神经损伤、尿道出口梗阻等导致排尿异常者;(10)膀胱造瘘术或尿道前括约肌切开术史者;(11)排尿过程合并严重自主神经反射亢进者;(12)脊髓损伤前即存在排尿障碍或前列腺疾病、泌尿道畸形等患者;(13)精神疾病患者。
|
组类型 |
干预组
|
---|---|
组类型_描述 |
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男性数量 |
31
|
女性数量 |
21
|
总数量 |
52
|
年龄范围 |
25
|
~年龄范围 |
67
|
年龄均数 |
37.94±
|
±年龄均数 |
4.02
|
疗法域 |
|
疗法域_描述 |
|
干预措施分类 |
复合疗法
|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 |
|
干预措施子类 |
针灸复合疗法
|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 |
|
干预措施名称 |
针刺八醪穴+常规康复训练
|
单次治疗时间 |
20min;NK
|
治疗单元数 |
20;NK
|
治疗频次 |
1/d;NK
|
疗程 |
5d×4;30d×1
|
组类型 |
对照组
|
---|---|
组类型_描述 |
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男性数量 |
30
|
女性数量 |
18
|
总数量 |
48
|
年龄范围 |
24
|
~年龄范围 |
65
|
年龄均数 |
37.85
|
±年龄均数 |
3.91
|
疗法域 |
|
疗法域_描述 |
|
干预措施分类 |
常规治疗
|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 |
|
干预措施子类 |
西医其他常规疗法
|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 |
|
干预措施名称 |
常规康复训练
|
单次治疗时间 |
NK
|
治疗单元数 |
NK
|
治疗频次 |
NK
|
疗程 |
30d×1
|
受试者体位 |
NK
|
---|---|
针灸师资质 |
NK
|
干预措施分类 |
|
---|---|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 |
|
干预措施子类 |
|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 |
|
穴位名称/代码 |
八醪穴
|
穴位位置/针灸部位/施灸部位/吸附部位 |
NK
|
品牌 |
NK
|
规格/材质 |
0.35 mm×50 mm
|
数目 |
8
|
进针法 |
|
角度/深度 |
2 寸
|
行针手法 |
|
操作方法 |
|
刺激参数 |
轻微提插捻转;平补平泻
|
是否得气 |
是
|
机体反应 |
患者局部感到酸胀
|
其他操作 |
|
干预措施分类 |
常规治疗
|
---|---|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 |
|
干预措施子类 |
|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 |
|
名称 |
常规康复训练
|
操作方法 |
包括行为管理、间歇性导尿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等。
|
干预措施分类 |
常规治疗
|
---|---|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 |
|
干预措施子类 |
西医其他常规疗法
|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 |
|
名称 |
常规康复训练
|
操作方法 |
包括行为管理、间歇性导尿及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等。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认知功能)(分)
|
评价标准 |
躯体功能、角色功能、情绪功能、社会功能、认知功能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社会功能)(分)
|
评价标准 |
躯体功能、角色功能、情绪功能、社会功能、认知功能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情绪功能)(分)
|
评价标准 |
躯体功能、角色功能、情绪功能、社会功能、认知功能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角色功能)(分)
|
评价标准 |
躯体功能、角色功能、情绪功能、社会功能、认知功能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躯体功能)(分)
|
评价标准 |
躯体功能、角色功能、情绪功能、社会功能、认知功能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(最大尿流率)(mL/s)
|
评价标准 |
最大膀胱容量、残余尿量、最大尿流率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(残余尿量)(mL)
|
评价标准 |
最大膀胱容量、残余尿量、最大尿流率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(最大膀胱容量)(mL)
|
评价标准 |
最大膀胱容量、残余尿量、最大尿流率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尿意感压力)(mL)
|
评价标准 |
首次充盈感容量、首次尿意感容量、首次充盈感压力、首次尿意感压力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充盈感压力)(cmH2O)
|
评价标准 |
首次充盈感容量、首次尿意感容量、首次充盈感压力、首次尿意感压力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尿意感容量)(mL)
|
评价标准 |
首次充盈感容量、首次尿意感容量、首次充盈感压力、首次尿意感压力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充盈感容量)(mL)
|
评价标准 |
首次充盈感容量、首次尿意感容量、首次充盈感压力、首次尿意感压力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排尿日记指标比较(平均每次排尿量)(mL)
|
评价标准 |
尿失禁次数、最大排尿量、平均每次排尿量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排尿日记指标比较(最大排尿量)(mL)
|
评价标准 |
尿失禁次数、最大排尿量、平均每次排尿量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排尿日记指标比较(尿失禁次数)(次)
|
评价标准 |
尿失禁次数、最大排尿量、平均每次排尿量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舌脉象)(分)
|
评价标准 |
小便不利、口干多饮、气短乏力、舌脉象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气短乏力)(分)
|
评价标准 |
小便不利、口干多饮、气短乏力、舌脉象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口干多饮)(分)
|
评价标准 |
小便不利、口干多饮、气短乏力、舌脉象
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域 |
|
---|---|
指标域_描述 |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小便不利)(分)
|
评价标准 |
小便不利、口干多饮、气短乏力、舌脉象
|
指标备注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认知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67.05
|
基线SD |
6.72
|
终点Mean |
74.28
|
终点SD |
7.39
|
差值Mean |
7.23
|
差值SD |
7.0788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认知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67.32
|
基线SD |
6.74
|
终点Mean |
70.41
|
终点SD |
7.05
|
差值Mean |
3.09
|
差值SD |
6.9002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社会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47.35
|
基线SD |
4.77
|
终点Mean |
59.13
|
终点SD |
5.94
|
差值Mean |
11.78
|
差值SD |
5.4500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社会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47.18
|
基线SD |
4.79
|
终点Mean |
56.34
|
终点SD |
5.69
|
差值Mean |
9.16
|
差值SD |
5.2977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情绪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55.43
|
基线SD |
5.59
|
终点Mean |
70.55
|
终点SD |
7.08
|
差值Mean |
15.12
|
差值SD |
6.4651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情绪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55.83
|
基线SD |
5.60
|
终点Mean |
67.39
|
终点SD |
6.74
|
差值Mean |
11.56
|
差值SD |
6.2485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角色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39.52
|
基线SD |
3.96
|
终点Mean |
46.35
|
终点SD |
4.65
|
差值Mean |
6.83
|
差值SD |
4.3463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角色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39.87
|
基线SD |
4.05
|
终点Mean |
43.26
|
终点SD |
4.38
|
差值Mean |
3.39
|
差值SD |
4.2247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躯体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68.02
|
基线SD |
6.84
|
终点Mean |
76.12
|
终点SD |
7.60
|
差值Mean |
8.10
|
差值SD |
7.2499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生活质量得分比较(躯体功能)(分)
|
基线Mean |
68.43
|
基线SD |
6.87
|
终点Mean |
72.58
|
终点SD |
7.39
|
差值Mean |
4.15
|
差值SD |
7.1442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(最大尿流率)(mL/s)
|
基线Mean |
6.40
|
基线SD |
0.64
|
终点Mean |
10.33
|
终点SD |
1.04
|
差值Mean |
3.93
|
差值SD |
0.9086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(最大尿流率)(mL/s)
|
基线Mean |
6.48
|
基线SD |
0.65
|
终点Mean |
9.14
|
终点SD |
0.92
|
差值Mean |
2.66
|
差值SD |
0.8191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(残余尿量)(mL)
|
基线Mean |
260.61
|
基线SD |
26.27
|
终点Mean |
148.03
|
终点SD |
14.89
|
差值Mean |
-112.58
|
差值SD |
22.8181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(残余尿量)(mL)
|
基线Mean |
258.37
|
基线SD |
26.13
|
终点Mean |
164.29
|
终点SD |
16.57
|
差值Mean |
-94.08
|
差值SD |
22.8991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(最大膀胱容量)(mL)
|
基线Mean |
452.39
|
基线SD |
45.40
|
终点Mean |
358.51
|
终点SD |
35.94
|
差值Mean |
-93.88
|
差值SD |
41.4870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(最大膀胱容量)(mL)
|
基线Mean |
455.14
|
基线SD |
45.67
|
终点Mean |
402.14
|
终点SD |
40.26
|
差值Mean |
-53.00
|
差值SD |
43.2197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尿意感压力)(mL)
|
基线Mean |
23.15
|
基线SD |
2.39
|
终点Mean |
29.82
|
终点SD |
3.13
|
差值Mean |
6.67
|
差值SD |
2.8334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尿意感压力)(mL)
|
基线Mean |
23.73
|
基线SD |
2.44
|
终点Mean |
26.31
|
终点SD |
2.64
|
差值Mean |
2.58
|
差值SD |
2.5459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充盈感压力)(cmH2O)
|
基线Mean |
20.13
|
基线SD |
2.28
|
终点Mean |
25.77
|
终点SD |
2.69
|
差值Mean |
5.64
|
差值SD |
2.5102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充盈感压力)(cmH2O)
|
基线Mean |
19.52
|
基线SD |
2.04
|
终点Mean |
22.48
|
终点SD |
2.30
|
差值Mean |
2.96
|
差值SD |
2.1817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尿意感容量)(mL)
|
基线Mean |
217.40
|
基线SD |
21.89
|
终点Mean |
162.37
|
终点SD |
16.35
|
差值Mean |
-55.03
|
差值SD |
19.7128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尿意感容量)(mL)
|
基线Mean |
215.36
|
基线SD |
21.64
|
终点Mean |
180.04
|
终点SD |
18.11
|
差值Mean |
-35.32
|
差值SD |
20.1087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充盈感容量)(mL)
|
基线Mean |
232.59
|
基线SD |
23.38
|
终点Mean |
174.32
|
终点SD |
17.55
|
差值Mean |
-58.27
|
差值SD |
21.0786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膀胱功能指标比较(首次充盈感容量)(mL)
|
基线Mean |
230.45
|
基线SD |
23.17
|
终点Mean |
195.28
|
终点SD |
19.67
|
差值Mean |
-35.17
|
差值SD |
21.6334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排尿日记指标比较(平均每次排尿量)(mL)
|
基线Mean |
36.64
|
基线SD |
3.69
|
终点Mean |
80.15
|
终点SD |
8.04
|
差值Mean |
43.51
|
差值SD |
6.9707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排尿日记指标比较(平均每次排尿量)(mL)
|
基线Mean |
36.78
|
基线SD |
3.71
|
终点Mean |
75.84
|
终点SD |
7.60
|
差值Mean |
39.06
|
差值SD |
6.5824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排尿日记指标比较(最大排尿量)(mL)
|
基线Mean |
74.02
|
基线SD |
7.56
|
终点Mean |
193.26
|
终点SD |
19.47
|
差值Mean |
119.24
|
差值SD |
17.0012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排尿日记指标比较(最大排尿量)(mL)
|
基线Mean |
73.48
|
基线SD |
7.59
|
终点Mean |
170.33
|
终点SD |
17.24
|
差值Mean |
96.85
|
差值SD |
14.9658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排尿日记指标比较(尿失禁次数)(次)
|
基线Mean |
2.32
|
基线SD |
0.23
|
终点Mean |
1.33
|
终点SD |
0.13
|
差值Mean |
-0.99
|
差值SD |
0.1997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排尿日记指标比较(尿失禁次数)(次)
|
基线Mean |
2.37
|
基线SD |
0.24
|
终点Mean |
1.48
|
终点SD |
0.16
|
差值Mean |
-0.89
|
差值SD |
0.2117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舌脉象)(分)
|
基线Mean |
2.33
|
基线SD |
0.23
|
终点Mean |
1.52
|
终点SD |
0.15
|
差值Mean |
-0.81
|
差值SD |
0.2022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舌脉象)(分)
|
基线Mean |
2.37
|
基线SD |
0.24
|
终点Mean |
1.64
|
终点SD |
0.16
|
差值Mean |
-0.73
|
差值SD |
0.2117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气短乏力)(分)
|
基线Mean |
2.54
|
基线SD |
0.25
|
终点Mean |
1.65
|
终点SD |
0.17
|
差值Mean |
-0.89
|
差值SD |
0.2211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气短乏力)(分)
|
基线Mean |
2.63
|
基线SD |
0.26
|
终点Mean |
1.88
|
终点SD |
0.18
|
差值Mean |
-0.75
|
差值SD |
0.2307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口干多饮)(分)
|
基线Mean |
4.08
|
基线SD |
0.40
|
终点Mean |
3.35
|
终点SD |
0.33
|
差值Mean |
-0.73
|
差值SD |
0.3700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口干多饮)(分)
|
基线Mean |
4.13
|
基线SD |
0.42
|
终点Mean |
3.71
|
终点SD |
0.37
|
差值Mean |
-0.42
|
差值SD |
0.3974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小便不利)(分)
|
基线Mean |
4.38
|
基线SD |
0.44
|
终点Mean |
2.86
|
终点SD |
0.29
|
差值Mean |
-1.52
|
差值SD |
0.3874
|
Total |
52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中医证候积分比较(小便不利)(分)
|
基线Mean |
4.55
|
基线SD |
0.46
|
终点Mean |
3.27
|
终点SD |
0.33
|
差值Mean |
-1.28
|
差值SD |
0.4107
|
Total |
48
|
Result |
|
Result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477248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干预组
|
不良反应 |
有
|
不良反应_描述 |
|
脱失 |
无
|
脱失_描述 |
|
死亡 |
无
|
死亡_描述 |
|
分组 |
1892057034950578176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不良反应 |
有
|
不良反应_描述 |
|
脱失 |
无
|
脱失_描述 |
|
死亡 |
无
|
死亡_描述 |
|
1、随机分配序列的生成(选择偏倚) |
低偏倚风险
|
---|---|
1、随机分配序列的生成(选择偏倚)_描述 |
|
1、详情 |
随机数字表
|
1、详情_描述 |
|
1、备注 |
|
2、分配隐藏(选择偏倚) |
偏倚风险不确定
|
2、分配隐藏(选择偏倚)_描述 |
|
2、详情 |
其他
|
2、详情_描述 |
|
2、备注 |
未提及
|
3、对受试者、研究人员施盲(实施偏倚) |
偏倚风险不确定
|
3、对受试者、研究人员施盲(实施偏倚)_描述 |
|
3、详情 |
未实施盲法
|
3、详情_描述 |
|
3、备注 |
未提及
|
4、对结局评估员施盲(测量偏倚) |
偏倚风险不确定
|
4、对结局评估员施盲(测量偏倚)_描述 |
|
4、详情 |
未实施盲法
|
4、详情_描述 |
|
4、备注 |
未提及
|
5、结果数据完整性(随访偏倚) |
偏倚风险不确定
|
5、结果数据完整性(随访偏倚)_描述 |
|
5、详情 |
未报告
|
5、详情_描述 |
|
5、备注 |
|
6、选择性报告 |
低偏倚风险
|
6、选择性报告_描述 |
|
6、选择性报告备注 |
|
7、其他偏倚 |
低偏倚风险
|
7、其他偏倚_描述 |
|
7、其他偏倚备注 |
|
1a、文题能识别是随机临床试验 |
未报告
|
---|---|
1a、文题能识别是随机临床试验_描述 |
|
1a、备注 |
|
1b、结构式摘要,包括试验设计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几个部分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T for abstracts”) |
完全报告
|
1b、结构式摘要,包括试验设计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几个部分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T for abstracts”)_描述 |
|
1b、备注 |
|
2a、科学背景和对试验理由的解释 |
完全报告
|
2a、科学背景和对试验理由的解释_描述 |
|
2a、备注 |
|
2b、具体目的或假设 |
完全报告
|
2b、具体目的或假设_描述 |
|
2b、备注 |
|
3a、描述试验设计(诸如平行设计、析因设计),包括受试者分配入各组的比例 |
完全报告
|
3a、描述试验设计(诸如平行设计、析因设计),包括受试者分配入各组的比例_描述 |
|
3a、备注 |
|
3b、试验开始后对试验方法所作的重要改变(如合格受试者的挑选标准),并说明原因 |
未报告
|
3b、试验开始后对试验方法所作的重要改变(如合格受试者的挑选标准),并说明原因_描述 |
|
3b、备注 |
|
4a、受试者合格标准 |
完全报告
|
4a、受试者合格标准_描述 |
|
4a、备注 |
|
4b、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 |
完全报告
|
4b、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_描述 |
|
4b、备注 |
|
5、详细描述各组干预措施的细节以使他人能够重复,包括它们实际上是在何时、如何实施的 |
完全报告
|
5、详细描述各组干预措施的细节以使他人能够重复,包括它们实际上是在何时、如何实施的_描述 |
|
5、备注 |
|
6a、完整而确切地说明预先设定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,包括它们是在何时、如何测评的 |
完全报告
|
6a、完整而确切地说明预先设定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,包括它们是在何时、如何测评的_描述 |
|
6a、备注 |
|
6b、试验开始后对结局指标是否有任何更改,并说明原因 |
未报告
|
6b、试验开始后对结局指标是否有任何更改,并说明原因_描述 |
|
6b、备注 |
|
7a、如何确定样本量 |
未报告
|
7a、如何确定样本量_描述 |
|
7a、备注 |
|
7b、必要时,解释中期分析和试验中止原则 |
未报告
|
7b、必要时,解释中期分析和试验中止原则_描述 |
|
7b、备注 |
|
8a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 |
完全报告
|
8a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_描述 |
|
8a、备注 |
|
8b、随机方法的类型,任何限定的细节(如怎样分区组和各区组样本多少) |
完全报告
|
8b、随机方法的类型,任何限定的细节(如怎样分区组和各区组样本多少)_描述 |
|
8b、备注 |
|
9、用于执行随机分配序列的机制(如按序编码的封藏法),描述干预措施分配之前为隐藏序列号所采取的步骤 |
未报告
|
9、用于执行随机分配序列的机制(如按序编码的封藏法),描述干预措施分配之前为隐藏序列号所采取的步骤_描述 |
|
9、备注 |
|
10、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,谁招募受试者,谁给受试者分配干预措施 |
未报告
|
10、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,谁招募受试者,谁给受试者分配干预措施_描述 |
|
10、备注 |
|
11a、如果实施了盲法,分配干预措施之后对谁设盲(如受试者、医护提供者、结局评估者),以及盲法是如何实施的 |
未报告
|
11a、如果实施了盲法,分配干预措施之后对谁设盲(如受试者、医护提供者、结局评估者),以及盲法是如何实施的_描述 |
|
11a、备注 |
|
11b、如有必要,描述干预措施的相似之处 |
未报告
|
11b、如有必要,描述干预措施的相似之处_描述 |
|
11b、备注 |
|
12a、用于比较各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方法 |
完全报告
|
12a、用于比较各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方法_描述 |
|
12a、备注 |
|
12b、附加分析的方法,诸如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 |
未报告
|
12b、附加分析的方法,诸如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_描述 |
|
12b、备注 |
|
13a、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受试者例数,接受已分配治疗的例数,以及纳入主要结局分析的例数 |
完全报告
|
13a、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受试者例数,接受已分配治疗的例数,以及纳入主要结局分析的例数_描述 |
|
13a、备注 |
|
13b、随机分组后,各组脱落和被剔除的例数,并说明原因 |
未报告
|
13b、随机分组后,各组脱落和被剔除的例数,并说明原因_描述 |
|
13b、备注 |
|
14a、招募期和随访时间的长短,并说明具体日期 |
完全报告
|
14a、招募期和随访时间的长短,并说明具体日期_描述 |
|
14a、备注 |
|
14b、为什么试验中断或停止 |
|
14b、为什么试验中断或停止_描述 |
|
14b、备注 |
|
15、用一张表格列出每一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,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 |
部分报告
|
15、用一张表格列出每一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,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_描述 |
|
15、备注 |
|
16、各组纳入每一种分析的受试者数目(分母),以及是否按最初的分组分析 |
完全报告
|
16、各组纳入每一种分析的受试者数目(分母),以及是否按最初的分组分析_描述 |
|
16、备注 |
|
17a、各组每一项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结果,效应估计值及其精确性(如95%可信区间) |
完全报告
|
17a、各组每一项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结果,效应估计值及其精确性(如95%可信区间)_描述 |
|
17a、备注 |
|
17b、对于二分类结局,建议同时提供相对效应值和绝对效应值 |
未报告
|
17b、对于二分类结局,建议同时提供相对效应值和绝对效应值_描述 |
|
17b、备注 |
|
18、所做的其他分析的结果,包括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,指出哪些是预先设定的分析,哪些是新尝试的分析 |
未报告
|
18、所做的其他分析的结果,包括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,指出哪些是预先设定的分析,哪些是新尝试的分析_描述 |
|
18、备注 |
|
19、各组出现的所有严重危害或意外效应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 T for harms”) |
未报告
|
19、各组出现的所有严重危害或意外效应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 T for harms”)_描述 |
|
19、备注 |
|
20、试验的局限性,报告潜在偏倚和不精确的原因,以及出现多种分析结果的原因(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) |
完全报告
|
20、试验的局限性,报告潜在偏倚和不精确的原因,以及出现多种分析结果的原因(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)_描述 |
|
20、备注 |
|
21、试验结果被推广的可能性(外部可靠性,实用性) |
完全报告
|
21、试验结果被推广的可能性(外部可靠性,实用性)_描述 |
|
21、备注 |
|
22、与结果相对应的解释,权衡试验结果的利弊,并且考虑其他相关证据 |
完全报告
|
22、与结果相对应的解释,权衡试验结果的利弊,并且考虑其他相关证据_描述 |
|
22、备注 |
|
23、试临床试验注册号和注册机构名称 |
未报告
|
23、试临床试验注册号和注册机构名称_描述 |
|
23、备注 |
|
24、如果有的话,在哪里可以获取完整的试验方案 |
未报告
|
24、如果有的话,在哪里可以获取完整的试验方案_描述 |
|
24、备注 |
|
25、资助和其他支持(如提供药品)的来源,提供资助者所起的作用 |
未报告
|
25、资助和其他支持(如提供药品)的来源,提供资助者所起的作用_描述 |
|
25、备注 |
|
1a、针刺治疗的类型(如中医针刺、日本汉方医学针刺、韩国韩医针刺、西医针刺、五行针刺、耳针等) |
完全报告
|
---|---|
1a、针刺治疗的类型(如中医针刺、日本汉方医学针刺、韩国韩医针刺、西医针刺、五行针刺、耳针等)_描述 |
|
1a、备注 |
|
1b、提供针刺治疗的理由、依据的历史背景、文献来源、和/或共识,均需有适当的参考文献 |
完全报告
|
1b、提供针刺治疗的理由、依据的历史背景、文献来源、和/或共识,均需有适当的参考文献_描述 |
|
1b、备注 |
|
1c、说明何种治疗发生了改变 |
未报告
|
1c、说明何种治疗发生了改变_描述 |
|
1c、备注 |
|
2a、每一受试对象每一治疗单元用针的数目(需要时用均数和范围表示) |
未报告
|
2a、每一受试对象每一治疗单元用针的数目(需要时用均数和范围表示)_描述 |
|
2a、备注 |
|
2b、使用的穴位名称(单侧/双侧)(如无标准名称则说明位置) |
完全报告
|
2b、使用的穴位名称(单侧/双侧)(如无标准名称则说明位置)_描述 |
|
2b、备注 |
|
2c、进针的深度,采用指定的计量单位,或特定的组织层面 |
完全报告
|
2c、进针的深度,采用指定的计量单位,或特定的组织层面_描述 |
|
2c、备注 |
|
2d、引发的机体反应(如得气或肌肉抽搐反应) |
完全报告
|
2d、引发的机体反应(如得气或肌肉抽搐反应)_描述 |
|
2d、备注 |
|
2e、针刺激方式(如手工行针刺激和电刺激) |
完全报告
|
2e、针刺激方式(如手工行针刺激和电刺激)_描述 |
|
2e、备注 |
|
2f、留针时间 |
完全报告
|
2f、留针时间_描述 |
|
2f、备注 |
|
2g、针具类型(直径、长度和生产厂家或材质) |
部分报告
|
2g、针具类型(直径、长度和生产厂家或材质)_描述 |
|
2g、备注 |
|
3a、治疗单元数 |
完全报告
|
3a、治疗单元数_描述 |
|
3a、备注 |
|
3b、治疗单元的频数和持续时间 |
完全报告
|
3b、治疗单元的频数和持续时间_描述 |
|
3b、备注 |
|
4a、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附加干预的细节(如灸、拔罐、中药、锻炼、生活方式建议) |
完全报告
|
4a、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附加干预的细节(如灸、拔罐、中药、锻炼、生活方式建议)_描述 |
|
4a、备注 |
|
4b、治疗场所和相关信息,包括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南、以及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 |
未报告
|
4b、治疗场所和相关信息,包括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南、以及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_描述 |
|
4b、备注 |
|
5、对参与研究的针灸师的描述(资质或从业部门、从事针刺实践时间、其他相关经历) |
未报告
|
5、对参与研究的针灸师的描述(资质或从业部门、从事针刺实践时间、其他相关经历)_描述 |
|
5、备注 |
|
6a、援引资料证明研究相关信息中选择对照或对照措施的合理性 |
完全报告
|
6a、援引资料证明研究相关信息中选择对照或对照措施的合理性_描述 |
|
6a、备注 |
|
6b、精确地描述对照或对照措施。如果采用假针刺或其他任何一种类型针刺对照,按照上述条目1到3详细描述 |
完全报告
|
6b、精确地描述对照或对照措施。如果采用假针刺或其他任何一种类型针刺对照,按照上述条目1到3详细描述_描述 |
|
6b、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