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1例

发表信息

中文标题
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1例
英文标题
NK
中文关键词
强直性脊柱炎;肝肾不足证;温针灸;中药汤剂;内外合治
英文关键词
NK
作者
袁振江,唐纯志,李素荷
通讯作者
国家
工作单位省份
广东省
工作单位省份_描述
工作单位
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
单位级别
医学院校
单位级别_描述
邮政编码
510006
Email
pmin7788@163.com
发表期刊
环球中医药
发表年
2019
发表卷
12
发表期
02
发表页
289-292
期刊级别
期刊级别_描述
影响因子
基金类型
基金类型_描述
基金名称
NK
语言
中文
语言_描述
文献附件
备注

临床问题

临床问题
疾病状态
临床问题_描述
疾病归类
脊椎病(颈椎病/腰椎病)
疾病归类_描述
疾病名称
脊椎关节强直
ICD-11
FB00
传统医学病证
主要结局
主要结局_描述
备注
强直性脊柱炎

受试者信息

是否多中心
是否多中心_描述
试验注册
试验注册_描述
方案审批
方案审批_描述
受试者来源
其他
受试者来源_描述
入组时间(起)
入组时间(止)
样本量估算
样本量估算_描述
基线资料
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,无统计学差异(P >0. 05),说明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。
西医诊断
《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》 并结合临床症状、体征,经 X 片等临床评估确诊。
中医诊断
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 NK
纳入标准
(1)年龄 25 ~45 岁,病程 6 个月 ~15 年者。(2)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,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证者。(3)X 线检查可示具有强制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典型改变,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。(4)HLA-B27 阳性。(5)起病隐匿,以脊背疼痛、腰骶疼痛为主诉,≥3 个脊柱关节区存在痛感,夜间痛甚,活动后痛感可缓解,关节改变,屈伸不利,持续≥2 个月,出现晨僵≥1 个月,伴有畏寒,腰膝酸软,肢体困重,口渴,阳痿,大便干,舌质淡,苔白少津,脉沉细 数。(6)近 1 个月内未有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史。(7)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,签署知情同意书者。
排除标准
(1)年龄在 25 岁以下,45 岁以上者。(2)合并有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、痛风等关节病变者。(3)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。(4)妊娠或哺乳期妇女。(5)关节存在重度畸形甚则残疾者。(6)合并感染性疾病、造血系统、免疫系统、心血管疾患者。

分组-干预组-复合疗法

分组信息 第1页

组类型
干预组
组类型_描述
组名称
干预组
男性数量
28
女性数量
13
总数量
41
年龄范围
25
~年龄范围
45
年龄均数
28.2
±年龄均数
2.7
疗法域
疗法域_描述
干预措施分类
复合疗法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
干预措施子类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
干预措施名称
口服来氟米特+温针灸+口服中药汤剂
单次治疗时间
NK; 20min;NK
治疗单元数
28
治疗频次
1/d
疗程
4w×3

分组-对照组-药物疗法

分组信息 第2页

组类型
对照组
组类型_描述
组名称
对照组
男性数量
30
女性数量
11
总数量
41
年龄范围
25
~年龄范围
45
年龄均数
27.3
±年龄均数
3.5
疗法域
疗法域_描述
干预措施分类
药物疗法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
干预措施子类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
干预措施名称
口服来氟米特
单次治疗时间
NK
治疗单元数
28
治疗频次
1/d
疗程
4w×3

参与人员

参与人员 第1页

受试者体位
仰卧位,膝关节屈 曲,膝下置软垫
针灸师资质
NK

针灸疗法-夹脊穴、肾俞、肝俞、大椎、风府、腰阳关、殷门、环跳、委中、阳陵泉

针灸疗法 第1页

干预措施分类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
干预措施子类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
穴位名称/代码
夹脊穴、肾俞、肝俞、大椎、风府、腰阳关、殷门、环跳、委中、阳陵泉
穴位位置/针灸部位/施灸部位/吸附部位
NK
品牌
NK
规格/材质
0.30mm×40mm毫针
数目
15
进针法
角度/深度
NK
行针手法
操作方法
刺激参数
提插捻转手法
是否得气
机体反应
NK
其他操作
得气后于针柄置2cm小段艾柱,灸3~5壮,留针20分钟

药物疗法-中药汤剂

药物疗法 第1页

干预措施分类
药物疗法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
干预措施子类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
药物名称
中药汤剂
药物品牌
NK
药品规格
NK
给药途径
口服
单次用药剂量
NK
合并用药

药物疗法-来氟米特

药物疗法 第2页

干预措施分类
药物疗法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
干预措施子类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
药物名称
来氟米特
药物品牌
国药准字:H20050175,福建 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
药品规格
NK
给药途径
口服
单次用药剂量
20mg
合并用药

药物疗法-来氟米特

药物疗法 第3页

干预措施分类
药物疗法
干预措施分类_描述
干预措施子类
干预措施子类_描述
药物名称
来氟米特
药物品牌
国药准字:H20050175,福建 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
药品规格
NK
给药途径
口服
单次用药剂量
20mg
合并用药
NK

计数指标-临床疗效比较

计数指标 第1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临床疗效比较
评价标准
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
指标备注

干预组-临床疗效比较

计数指标结局 第1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临床疗效比较
指标类型
疗效
指标类型_描述
指标结局
名称 数量 方向
治愈 26 positive
显效 8 positive
好转 NK positive
有效 4 positive
无效 3 negative
有效数量(Event)
38
总数量(Total)
41
结局
结局_描述

对照组-临床疗效比较

计数指标结局 第2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临床疗效比较
指标类型
疗效
指标类型_描述
指标结局
名称 数量 方向
治愈 14 positive
显效 5 positive
好转 NK positive
有效 12 positive
无效 10 negative
有效数量(Event)
31
总数量(Total)
41
结局
结局_描述

计量指标-Schober 试验

计量指标 第1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Schober 试验
评价标准
⽂献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脊柱活动度

计量指标 第2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脊柱活动度
评价标准
⽂献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胸廓活动度

计量指标 第3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胸廓活动度
评价标准
⽂献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枕墙距

计量指标 第4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枕墙距
评价标准
⽂献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颌胸距

计量指标 第5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颌胸距
评价标准
⽂献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指地距

计量指标 第6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指地距
评价标准
⽂献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BASDAI

计量指标 第7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BASDAI
评价标准
⽂献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BASFI

计量指标 第8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BASFI
评价标准
⽂献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IL-33

计量指标 第9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IL-33
评价标准
NK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PD-1

计量指标 第10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PD-1
评价标准
NK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血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-B27

计量指标 第11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血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-B27
评价标准
NK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夜间疼痛

计量指标 第12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夜间疼痛
评价标准
NK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腰脊疼痛

计量指标 第13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腰脊疼痛
评价标准
NK
指标备注

计量指标-关节疼痛

计量指标 第14页

指标域
指标域_描述
指标名称
关节疼痛
评价标准
NK
指标备注

干预组-Schober 试验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Schober 试验
基线Mean
3.5
基线SD
1.9
终点Mean
6.7
终点SD
2.5
差值Mean
3.20
差值SD
2.2605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Schober 试验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Schober 试验
基线Mean
3.6
基线SD
1.7
终点Mean
4.5
终点SD
2.1
差值Mean
0.90
差值SD
1.9313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脊柱活动度

计量指标结局 第3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脊柱活动度
基线Mean
31.5
基线SD
9.3
终点Mean
47.7
终点SD
13.0
差值Mean
16.20
差值SD
11.6013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脊柱活动度

计量指标结局 第4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脊柱活动度
基线Mean
32.5
基线SD
10.4
终点Mean
39.3
终点SD
12.7
差值Mean
6.80
差值SD
11.7205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胸廓活动度

计量指标结局 第5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胸廓活动度
基线Mean
2.6
基线SD
1.0
终点Mean
4.0
终点SD
1.6
差值Mean
1.40
差值SD
1.4000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胸廓活动度

计量指标结局 第6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胸廓活动度
基线Mean
2.5
基线SD
1.3
终点Mean
3.7
终点SD
1.2
差值Mean
1.20
差值SD
1.2530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枕墙距

计量指标结局 第7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枕墙距
基线Mean
4.7
基线SD
1.6
终点Mean
2.5
终点SD
1.0
差值Mean
-2.20
差值SD
1.4000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枕墙距

计量指标结局 第8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枕墙距
基线Mean
4.6
基线SD
1.4
终点Mean
3.3
终点SD
1.2
差值Mean
-1.30
差值SD
1.3115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颌胸距

计量指标结局 第9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颌胸距
基线Mean
2.9
基线SD
1.3
终点Mean
1.7
终点SD
0.5
差值Mean
-1.20
差值SD
1.1358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颌胸距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0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颌胸距
基线Mean
2.8
基线SD
1.5
终点Mean
2.2
终点SD
1.3
差值Mean
-0.60
差值SD
1.4107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指地距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1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指地距
基线Mean
28.4
基线SD
11.3
终点Mean
14.3
终点SD
6.2
差值Mean
-14.10
差值SD
9.8015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指地距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2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指地距
基线Mean
27.3
基线SD
10.4
终点Mean
20.9
终点SD
7.5
差值Mean
-6.40
差值SD
9.2957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BASDAI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3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BASDAI
基线Mean
4.5
基线SD
1.3
终点Mean
2.2
终点SD
0.4
差值Mean
-2.30
差值SD
1.1533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BASDAI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4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BASDAI
基线Mean
4.3
基线SD
0.8
终点Mean
3.2
终点SD
0.7
差值Mean
-1.10
差值SD
0.7550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BASFI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5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BASFI
基线Mean
3.9
基线SD
1.5
终点Mean
1.5
终点SD
1.1
差值Mean
-2.40
差值SD
1.3454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BASFI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6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BASFI
基线Mean
3.7
基线SD
1.6
终点Mean
2.4
终点SD
1.3
差值Mean
-1.30
差值SD
1.4731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IL-33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7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IL-33
基线Mean
215.45
基线SD
73.11
终点Mean
109.23
终点SD
41.39
差值Mean
-106.22
差值SD
63.4995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IL-33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8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IL-33
基线Mean
215.37
基线SD
71.42
终点Mean
185.42
终点SD
56.60
差值Mean
-29.95
差值SD
65.2840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PD-1

计量指标结局 第19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PD-1
基线Mean
75.50
基线SD
21.87
终点Mean
50.24
终点SD
11.36
差值Mean
-25.26
差值SD
18.9447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PD-1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0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PD-1
基线Mean
75.37
基线SD
22.60
终点Mean
63.40
终点SD
17.63
差值Mean
-11.97
差值SD
20.5703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血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-B27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1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血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-B27
基线Mean
58.12
基线SD
16.89
终点Mean
20.42
终点SD
8.60
差值Mean
-37.70
差值SD
14.6280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血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-B27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2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血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-B27
基线Mean
57.65
基线SD
17.21
终点Mean
37.85
终点SD
16.77
差值Mean
-19.80
差值SD
16.9943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夜间疼痛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3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夜间疼痛
基线Mean
5.30
基线SD
1.55
终点Mean
2.36
终点SD
1.14
差值Mean
-2.94
差值SD
1.3911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夜间疼痛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4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夜间疼痛
基线Mean
5.33
基线SD
1.49
终点Mean
3.62
终点SD
1.22
差值Mean
-1.71
差值SD
1.3750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腰脊疼痛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5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腰脊疼痛
基线Mean
7.65
基线SD
1.40
终点Mean
3.57
终点SD
0.60
差值Mean
-4.08
差值SD
1.2166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腰脊疼痛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6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腰脊疼痛
基线Mean
7.61
基线SD
1.32
终点Mean
5.30
终点SD
0.84
差值Mean
-2.31
差值SD
1.1572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干预组-关节疼痛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7页

分组
1892055549219049472
组名称
干预组
指标名称
关节疼痛
基线Mean
6.83
基线SD
1.46
终点Mean
3.04
终点SD
1.22
差值Mean
-3.79
差值SD
1.3560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对照组-关节疼痛

计量指标结局 第28页

分组
1892055549214855168
组名称
对照组
指标名称
关节疼痛
基线Mean
6.72
基线SD
1.51
终点Mean
4.53
终点SD
1.34
差值Mean
-2.19
差值SD
1.4326
Total
41
Result
Result_描述

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

1、随机分配序列的生成(选择偏倚)
低偏倚风险
1、随机分配序列的生成(选择偏倚)_描述
1、详情
随机数字表
1、详情_描述
1、备注
2、分配隐藏(选择偏倚)
高偏倚风险
2、分配隐藏(选择偏倚)_描述
2、详情
开放性随机分配表(如随机数字表)
2、详情_描述
2、备注
3、对受试者、研究人员施盲(实施偏倚)
低偏倚风险
3、对受试者、研究人员施盲(实施偏倚)_描述
3、详情
未实施盲法
3、详情_描述
3、备注
4、对结局评估员施盲(测量偏倚)
偏倚风险不确定
4、对结局评估员施盲(测量偏倚)_描述
4、详情
未实施盲法
4、详情_描述
4、备注
5、结果数据完整性(随访偏倚)
低偏倚风险
5、结果数据完整性(随访偏倚)_描述
5、详情
无缺失数据
5、详情_描述
5、备注
6、选择性报告
低偏倚风险
6、选择性报告_描述
6、选择性报告备注
7、其他偏倚
低偏倚风险
7、其他偏倚_描述
7、其他偏倚备注

CONSORT2010声明:平行随机试验报告规范

1a、文题能识别是随机临床试验
未报告
1a、文题能识别是随机临床试验_描述
1a、备注
1b、结构式摘要,包括试验设计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几个部分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T for abstracts”)
完全报告
1b、结构式摘要,包括试验设计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几个部分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T for abstracts”)_描述
1b、备注
2a、科学背景和对试验理由的解释
完全报告
2a、科学背景和对试验理由的解释_描述
2a、备注
2b、具体目的或假设
完全报告
2b、具体目的或假设_描述
2b、备注
3a、描述试验设计(诸如平行设计、析因设计),包括受试者分配入各组的比例
未报告
3a、描述试验设计(诸如平行设计、析因设计),包括受试者分配入各组的比例_描述
3a、备注
3b、试验开始后对试验方法所作的重要改变(如合格受试者的挑选标准),并说明原因
未报告
3b、试验开始后对试验方法所作的重要改变(如合格受试者的挑选标准),并说明原因_描述
3b、备注
4a、受试者合格标准
完全报告
4a、受试者合格标准_描述
4a、备注
4b、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
完全报告
4b、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_描述
4b、备注
5、详细描述各组干预措施的细节以使他人能够重复,包括它们实际上是在何时、如何实施的
完全报告
5、详细描述各组干预措施的细节以使他人能够重复,包括它们实际上是在何时、如何实施的_描述
5、备注
6a、完整而确切地说明预先设定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,包括它们是在何时、如何测评的
完全报告
6a、完整而确切地说明预先设定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,包括它们是在何时、如何测评的_描述
6a、备注
6b、试验开始后对结局指标是否有任何更改,并说明原因
未报告
6b、试验开始后对结局指标是否有任何更改,并说明原因_描述
6b、备注
7a、如何确定样本量
未报告
7a、如何确定样本量_描述
7a、备注
7b、必要时,解释中期分析和试验中止原则
未报告
7b、必要时,解释中期分析和试验中止原则_描述
7b、备注
8a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
完全报告
8a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_描述
8a、备注
8b、随机方法的类型,任何限定的细节(如怎样分区组和各区组样本多少)
完全报告
8b、随机方法的类型,任何限定的细节(如怎样分区组和各区组样本多少)_描述
8b、备注
9、用于执行随机分配序列的机制(如按序编码的封藏法),描述干预措施分配之前为隐藏序列号所采取的步骤
未报告
9、用于执行随机分配序列的机制(如按序编码的封藏法),描述干预措施分配之前为隐藏序列号所采取的步骤_描述
9、备注
10、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,谁招募受试者,谁给受试者分配干预措施
未报告
10、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,谁招募受试者,谁给受试者分配干预措施_描述
10、备注
11a、如果实施了盲法,分配干预措施之后对谁设盲(如受试者、医护提供者、结局评估者),以及盲法是如何实施的
未报告
11a、如果实施了盲法,分配干预措施之后对谁设盲(如受试者、医护提供者、结局评估者),以及盲法是如何实施的_描述
11a、备注
11b、如有必要,描述干预措施的相似之处
未报告
11b、如有必要,描述干预措施的相似之处_描述
11b、备注
12a、用于比较各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方法
完全报告
12a、用于比较各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方法_描述
12a、备注
12b、附加分析的方法,诸如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
未报告
12b、附加分析的方法,诸如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_描述
12b、备注
13a、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受试者例数,接受已分配治疗的例数,以及纳入主要结局分析的例数
完全报告
13a、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受试者例数,接受已分配治疗的例数,以及纳入主要结局分析的例数_描述
13a、备注
13b、随机分组后,各组脱落和被剔除的例数,并说明原因
未报告
13b、随机分组后,各组脱落和被剔除的例数,并说明原因_描述
13b、备注
14a、招募期和随访时间的长短,并说明具体日期
未报告
14a、招募期和随访时间的长短,并说明具体日期_描述
14a、备注
14b、为什么试验中断或停止
未报告
14b、为什么试验中断或停止_描述
14b、备注
15、用一张表格列出每一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,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
部分报告
15、用一张表格列出每一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,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_描述
15、备注
16、各组纳入每一种分析的受试者数目(分母),以及是否按最初的分组分析
完全报告
16、各组纳入每一种分析的受试者数目(分母),以及是否按最初的分组分析_描述
16、备注
17a、各组每一项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结果,效应估计值及其精确性(如95%可信区间)
完全报告
17a、各组每一项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结果,效应估计值及其精确性(如95%可信区间)_描述
17a、备注
17b、对于二分类结局,建议同时提供相对效应值和绝对效应值
完全报告
17b、对于二分类结局,建议同时提供相对效应值和绝对效应值_描述
17b、备注
18、所做的其他分析的结果,包括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,指出哪些是预先设定的分析,哪些是新尝试的分析
未报告
18、所做的其他分析的结果,包括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,指出哪些是预先设定的分析,哪些是新尝试的分析_描述
18、备注
19、各组出现的所有严重危害或意外效应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 T for harms”)
未报告
19、各组出现的所有严重危害或意外效应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 T for harms”)_描述
19、备注
20、试验的局限性,报告潜在偏倚和不精确的原因,以及出现多种分析结果的原因(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)
未报告
20、试验的局限性,报告潜在偏倚和不精确的原因,以及出现多种分析结果的原因(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)_描述
20、备注
21、试验结果被推广的可能性(外部可靠性,实用性)
完全报告
21、试验结果被推广的可能性(外部可靠性,实用性)_描述
21、备注
22、与结果相对应的解释,权衡试验结果的利弊,并且考虑其他相关证据
完全报告
22、与结果相对应的解释,权衡试验结果的利弊,并且考虑其他相关证据_描述
22、备注
23、试临床试验注册号和注册机构名称
未报告
23、试临床试验注册号和注册机构名称_描述
23、备注
24、如果有的话,在哪里可以获取完整的试验方案
未报告
24、如果有的话,在哪里可以获取完整的试验方案_描述
24、备注
25、资助和其他支持(如提供药品)的来源,提供资助者所起的作用
未报告
25、资助和其他支持(如提供药品)的来源,提供资助者所起的作用_描述
25、备注

STRICTA2010: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标准

1a、针刺治疗的类型(如中医针刺、日本汉方医学针刺、韩国韩医针刺、西医针刺、五行针刺、耳针等)
未报告
1a、针刺治疗的类型(如中医针刺、日本汉方医学针刺、韩国韩医针刺、西医针刺、五行针刺、耳针等)_描述
1a、备注
1b、提供针刺治疗的理由、依据的历史背景、文献来源、和/或共识,均需有适当的参考文献
完全报告
1b、提供针刺治疗的理由、依据的历史背景、文献来源、和/或共识,均需有适当的参考文献_描述
1b、备注
1c、说明何种治疗发生了改变
未报告
1c、说明何种治疗发生了改变_描述
1c、备注
2a、每一受试对象每一治疗单元用针的数目(需要时用均数和范围表示)
未报告
2a、每一受试对象每一治疗单元用针的数目(需要时用均数和范围表示)_描述
2a、备注
2b、使用的穴位名称(单侧/双侧)(如无标准名称则说明位置)
完全报告
2b、使用的穴位名称(单侧/双侧)(如无标准名称则说明位置)_描述
2b、备注
2c、进针的深度,采用指定的计量单位,或特定的组织层面
未报告
2c、进针的深度,采用指定的计量单位,或特定的组织层面_描述
2c、备注
2d、引发的机体反应(如得气或肌肉抽搐反应)
完全报告
2d、引发的机体反应(如得气或肌肉抽搐反应)_描述
2d、备注
2e、针刺激方式(如手工行针刺激和电刺激)
完全报告
2e、针刺激方式(如手工行针刺激和电刺激)_描述
2e、备注
2f、留针时间
完全报告
2f、留针时间_描述
2f、备注
2g、针具类型(直径、长度和生产厂家或材质)
部分报告
2g、针具类型(直径、长度和生产厂家或材质)_描述
2g、备注
3a、治疗单元数
完全报告
3a、治疗单元数_描述
3a、备注
3b、治疗单元的频数和持续时间
完全报告
3b、治疗单元的频数和持续时间_描述
3b、备注
4a、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附加干预的细节(如灸、拔罐、中药、锻炼、生活方式建议)
完全报告
4a、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附加干预的细节(如灸、拔罐、中药、锻炼、生活方式建议)_描述
4a、备注
4b、治疗场所和相关信息,包括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南、以及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
未报告
4b、治疗场所和相关信息,包括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南、以及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_描述
4b、备注
5、对参与研究的针灸师的描述(资质或从业部门、从事针刺实践时间、其他相关经历)
未报告
5、对参与研究的针灸师的描述(资质或从业部门、从事针刺实践时间、其他相关经历)_描述
5、备注
6a、援引资料证明研究相关信息中选择对照或对照措施的合理性
完全报告
6a、援引资料证明研究相关信息中选择对照或对照措施的合理性_描述
6a、备注
6b、精确地描述对照或对照措施。如果采用假针刺或其他任何一种类型针刺对照,按照上述条目1到3详细描述
完全报告
6b、精确地描述对照或对照措施。如果采用假针刺或其他任何一种类型针刺对照,按照上述条目1到3详细描述_描述
6b、备注